桑蠶絲長絲紗的成形加工:
以桑蠶繭為原料,制造桑蠶絲長絲紗的生產過程稱為繅絲,形成白廠絲。
其主要生產過程如下:
1.混繭、剝繭和選繭
由于蠶的品種、飼養條件、氣候和產地等因素對蠶繭品質有顯著影響,所以繅絲之前,應先按一定規則均勻混合來自不同產地的原料繭,即混繭。剝繭主要是利用機械把蠶繭外面松散的繭衣剝取下來,以便于煮繭與繅絲生產的順利進行。選繭的主要目的是剔除掉那些不能繅絲的下腳繭和難以繅絲的次繭,如雙宮繭、穿頭繭、黃斑繭、柴印繭、爛繭、薄皮繭等。
2.煮繭
煮繭是利用水、熱、壓力等作用(有時也添加一些化學助劑),把繭絲外圍的絲膠適當膨潤并使之軟化,從而使蠶繭上繭絲間的膠著力低于繭絲的濕態強力。這樣,在繅絲過程中,繭絲就能連續不斷地從繭子上退解下來,煮繭質量的優劣對繅絲工藝和生絲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3.繅絲
繅絲是根據對生絲粗細程度的要求,把若干粒煮熟繭上的繭絲加以剝離、集聚(并合)并卷繞??壗z的生產過程一般要經過索緒(從蠶繭上拉出絲頭)、理緒(把各粒蠶繭上的絲頭理順)、添緒(向紗上添放新的絲頭)、集緒(將多根繭絲集聚成紗)、加捻鞘(用假捻對紗作集束加工)、卷繞、干燥等程序,由此制得的蠶絲長絲紗上因含有絲膠而被稱為生絲。
4.復搖和整理
復搖是將繅制在小框的生絲重新卷繞成大絲片或筒裝生絲的工藝過程。整理則是把大絲片搖成絞紗再打包的過程。
5.檢驗
要正確評定生絲的等級和重量等品質,必須根據國家標準所規定的檢驗項目和檢驗程序,對生絲品質作全面的檢驗。
桑蠶絲的副產品:絹絲和絲
絹絲紗:
絹絲紗是用切斷的蠶絲長纖維制成的蠶絲短纖維紗,簡稱絹絲。它的生產原料過去主要是養蠶、制種、繅絲、絲織、服裝等工序中不能使用的原料、下腳料和廢絲,或不能繅絲的野蠶繭,將它們切斷成短纖維就是絹絲紗的原料。因蠶絲的短纖維風格十分受人歡迎,現在也有將可繅絲的蠶繭直接切斷成短纖維,用作絹絲原料的成紗工藝。絹絲紗既保持了蠶絲許多優良的特點,又兼有短纖維紗的風格特性,主要用于制織高檔衣料。
絲紗:
絲紗是利用生產絹絲時的落綿為原料,再通過普梳棉紡工藝制得的蠶絲短纖維紗,簡稱 絲。其生產原料雖屬低檔,但絲的手感柔軟而豐滿,表面所呈現的細小綿粒和毛茸,反而構成了另一種獨特的蠶絲風格——粗獷。絲的吸濕投氣性十分好,是夏季服裝的理想素材。
中國紡織技術資料網